您现在的位置是: 查看信息

南京城市林业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及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01)

项目名称:南京城市林业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及来源

项目类别:省级

所属等级:省级重点项目

项目组成员:

[第一主持人]侯也  110105105  生态学

所属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所属专业:生态学

指导教师:

[第一指导教师]俞元春  生物与环境学院

立项时间:2013-09-01

研究时间:2013-07-01 至 2014-07-01

结题验收结果:未结题

项目研究内容简介:

在南京选取交通区、居民区、公园区三个功能区的典型样地,通过实验数据,阐明城市林业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揭示其来源及积累机制以及多环芳烃(PAHs)对于稳定城市林业土壤有机库、维持城市林业土壤有机质平衡的作用机制,揭示多环芳烃对城市林业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

项目研究成果:

不同功能区中低环和高环占比

功能区

多环芳烃的含量(ng.g-1

多环芳烃的比例

多环芳烃的总量(ng/g

低环

高环

低环

高环

交通区

518.053

362.9767

58.80%

41.20%

881.0296

公园区

487.9261

253.6977

65.79%

34.21%

741.624

居民区

345.2818

227.1205

60.32%

39.68%

572.4022

由以上图表可知多环芳烃的总量是交通区>公园区>居民区,但是由于采样点不够多,草地、灌木和乔木等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的土壤多环芳烃是否有一定的差别还无法判断。交通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更多,说明交通区是受多环芳烃影响较为严重的功能区;相比之下,公园区和居民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较少,而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相对于灌木和乔木,草地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较低,无论是高环还是低环,乔木土壤中最多,因为乔木林中植物较多,树木的叶子比较繁盛,根系比较发达,微生物的含量比较高,而植物可以吸收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然后以落叶腐烂的方式进入土壤,所以含量比较高。可以在交通区的空旷地区都种上草本植物,可能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有一定作用。

成果图片:

发表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论文作者稿件状态刊物名称刊物类型发表时间学生是第几作者论文附件备注
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含量及来源分析—以南京市为例王曦、侯也、俞元春、余健发表生态学报2015-05-20第二未上传
论文附件:查看附件
申请专利情况:
专利题名专利申请者申请专利号及时间授权专利号及时间学生第几权利人备注
专利附件:无附件上传
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竞赛名称竞赛级别竞赛主办单位获奖学生名单获奖等级获奖时间备注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情况:
论文题目论文作者稿件状态会议名称举办单位举办地点举办时间备注
投稿录用会议交流
成果展示材料:查看附件
项目研究成果统计表:无附件上传